2020年1月3日,美國海軍學院網發布“2019年美國海軍采辦大事件”。
2019年,美國海軍預算申請出乎意料:海軍提出立即購買和測試無人水面艦,以達到其水面部隊的最終規模目標,并愿意做出犧牲,包括在航母上讓步,以騰出資金發展無人艦。
2019年,美國海軍繼續推進相關項目,包括授出第一架艦載無人機采購合同、解決“福特”級航母項目問題、竭力推進護衛艦項目以確保按時授出合同、開展“弗吉尼亞”級Block V潛艇合同的漫長談判并簽訂合同、“哥倫比亞”級潛艇開工建造。
一、無人艇
2019年海軍采購重點方向之一是無人水面艦艇,這些無人艦艇將作為未來艦隊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0財年預算請求發布,海軍要求在未來5年內為“幽靈艦隊”的10艘大型無人水面艦撥款——每年采購2艘無人水面艦,總費用27億美元,大約相當于一艘半驅逐艦的費用。
這一預算申請出乎媒體、公眾和國會預料,但美國海軍稱,對無人艦艇技術有深刻認識,有能力成功開發大、中型無人艦艇并集成到艦隊。在2019年3月的預算申請推出前,很少有人聽說過大型無人艦,然而7月中等排量無人水面艇項目招標書發布后,美國海軍在8月向工業界發出大型無人艦招標書,計劃研制輕護艦大小的大型無人艦。
為了解無人艇適合裝備何種任務載荷、適合何種戰術,美國海軍成立了第一水面艦開發中隊,計劃用三艘“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大型無人艦和中等排量無人水面艇,以及近海戰斗艦進行“積極的演示驗證”。2019年秋,水面艦開發中隊開始接管第一艘“海上獵手”號中等排量無人水面艇,未來2年還會接收第2艘中等排量無人水面艇和2艘大型無人艦。
圖1 “海上獵手”(Sea Hunter)無人水面艇
無人潛航器方面,美國海軍于2019年2月授予波音公司一份價值4300萬美元的合同,購買4艘“虎鯨”超大型潛航器(XLUUV)?!盎ⅥL”以波音公司的“回聲旅行者”(Echo Voyager)柴電動力潛航器為基礎研制?!盎芈暵眯姓摺遍L51英尺,可在不與載人母船連接的情況下自主作業,最大續航力6500海里。美國海軍可使用“虎鯨”進行反水雷、反潛、反水面艦、電子戰和打擊任務。
圖2 波音公司“虎鯨”超大型潛航器(XLUUV)
導彈核潛艇將于2027年起開始陸續退役。為維持?;肆α康倪B續性,美國海軍啟動了“俄亥俄”級替代艇項目,并在2016年7月正式命名為“哥倫比亞”級。作為海軍的最高優先級采辦項目,海軍已確定采購12艘“哥倫比亞”級潛艇,并計劃2027年實現首艇交付,在2031年實現首次巡邏。2019財年海軍繼續致力于該艇的設計工作,并開始部分艙段的先期建造。
二、航母
美國海軍希望縮減“杜魯門”號航母(CVN-75)的投資以為美國海軍騰出資金,但國會拒絕了這一要求,并要求海軍保持航母艦隊的完整,因為航母在全球作戰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2019年美國航母出現一系列令人頭疼的問題:“福特”號航母(CVN78)的武器升降機問題不斷,給海軍領導,甚至海軍部長造成困擾;航母維護費用及執行也面臨巨大挑戰。
圖3 “福特”號航母(CVN-78)
美國海軍部長理查德?斯賓塞(Richard Spencer)年前表示,他曾向特朗普表示武器升降機將在航母試航后入塢期結束后的下一次出海試航時做好準備,當時的計劃時間為7月末。
但在“福特”號航母結束試航后入塢期(PSA)開始海試時,武器升降機也未安裝好。為此,更多的專家被請來安裝、調試并認證武器升降機,但多次制定節點又多次未完成。最終,美海軍決定“福特”號航母出海試航,并對大部分技術的現狀及該航母的可能高架次率感到滿意。新聞報道稱“福特”號航母可能直到2024年才可部署,因為包括整船沖擊試驗在內的多項測試仍未完成;同時,消息稱“福特”號航母第一次部署期間將不能搭載第五代F-35C聯合攻擊機,但艦上將攜帶其燃油。
盡管如此,美國海軍在2019年1月31日宣布將與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公司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簽署合同,在該合同中美海軍將同時購買兩艘航母,這可能為兩艘軍艦節省40多億美元。
三、護衛艦競爭
2019年初,競標方與項目辦公室就小型水面艦的發展需求開展了激烈討論,這種小型水面艦將在近海戰斗艦計劃結束后列入建造計劃。
2019年3月,美海軍公布了FFG(X)計劃的招標書草案,6月,公布最終招標書。文件制定了前10艘艦艇的采購計劃,并計劃在72個月內耗資13億美元完成首艦建造,并將降低后續艦的成本和建造周期。BAE系統公司和洛馬公司分別放棄了F26型護衛艦設計方案和“自由”級LCS設計方案的競標。
圖4 FFG(X)競標方案
四、大型水面艦
在美國海軍新的未來艦隊設計中,大型水面艦將少于小型艦艇。但在2019年,大型水面艦引發了更多討論,海軍和工業界于2019年初開始談判。海軍希望水面艦可攜帶大型導彈和雷達,同時具備“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隱身能力。
早期,幾乎沒有艦艇設計能滿足海軍全部需求。2019年夏,海軍撤回該需求,表示希望通過新武器和傳感器在能力上取得革命性進步,但仍可能堅持嘗試新船體和系統設計。艦艇建造時間也從2023年推遲至2025年,后又推遲至2026年或更晚,這意味著利用現有風險更小的技術和設計時,可能無法獲得所需新能力。
此外,“阿利?伯克”級Flight 3型驅逐艦仍處于建造階段,“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首艦仍在進行作戰系統集成和測試。洛馬公司表示,與Flight 3型設計相關的“宙斯盾”基線10作戰系統可能會集成到現役裝備舊雷達的艦艇上。與此同時,為Flight 3型艦艇設計的AN/SPY-6雷達完成了最后一輪測試。
圖5 “邁克爾?墨菲”號驅逐艦(DDG-112)
圖6 “朱姆沃爾特”號(DDG-1000)
五、潛艇
2019年,經過漫長談判后,美國海軍“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簽訂了第5批采購合同,“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開工建造。
圖7 Block V“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
盡管潛艇,尤其是“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被認為是優先采購事項,但與其他艦船相比,2019年潛艇采購新聞很少。
海軍今年大部分時間都在與工業團隊進行“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項目的合同談判。海軍原計劃在4月份授出第5批“弗吉尼亞”級潛艇采購合同,最后于12月才達成協議,采購9艘第5批潛艇并可選擇是否采購第10艘。而海軍最初計劃是采購10艘,并可額外采購最多3艘,以滿足未來作戰需求。該協議有助于保護美國潛艇工業基礎,避免“哥倫比亞”級潛艇項目受不利影響。
“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方面,海軍成立了新的項目執行辦公室來監督該項目,而此前,新戰略核潛艇項目由潛艇項目執行辦公室監督執行。盡管美國海軍“哥倫比亞”級潛艇總承包商通用電船公司為該項目提供了十分成熟的設計,稱其將是海軍有史以來最完備的項目,但現有潛艇工業基礎難以支撐“哥倫比亞”級、“弗吉尼亞”級和“弗吉尼亞負載模塊”項目的同時開展,需要新的設施和額外勞動力。目前,通用電船公司和主要分包商紐波特紐斯船廠已經進行了大量設施升級,以支撐潛艇建造。但美國政府問責署仍警告說,由于采用未經驗證的技術,“哥倫比亞”級潛艇項目有延期風險。未來,海軍已經在計劃下一批次攻擊型核潛艇的發展,新潛艇將更注重特種作戰以及與無人系統的協同應用。
六、未來航空聯隊
美國海軍第147戰斗攻擊機中隊(VFA-147)于2018年12月在“卡爾?文森”號航母(CVN70)上通過航母認證以及飛行作業安全認證,這表明該中隊具備了獨立作戰及維護新飛機的能力。2019年2月,美國海軍宣布F-35C聯合攻擊機形成初始作戰能力(IOC)。
VFA-147已經在進行獨立訓練,并準備在2021年加入航空聯隊部署。F-35C形成初始作戰能力后,聯合攻擊機聯隊正在平衡其發展重點,一方面是為VFA-147第一次部署做準備,另一方面是推進下一個中隊裝備向F-35C過渡。第二支投入作戰并準備部署的F-35C部隊是海軍陸戰隊第314戰斗機攻擊中隊(VMFA-314)。
圖8 F-35C
無人系統方面,美國海軍2018年8月授予波音MQ-25A“黃貂魚”無人加油機項目合同后,該機于2019年9月完成首飛。
圖9 波音MQ-25A
旋翼無人機方面,MQ-8C“火力偵察兵”形成初始作戰能力。
此外,海軍還授予西科斯基一份購買6架總統直升機的合同。
七、未來武器
海軍正在快速推進未來武器實用化進程,這些武器擁有更低的作戰成本,能更有效地對抗無人機和其他威脅。
美國海軍學院網1月報道,海軍此前用“杜威”號驅逐艦的Mk 45型127毫米艦炮試射了20枚超高速炮彈,這種炮彈可大幅提升美海軍水面部隊作戰能力,且僅需極少的集成工作。海軍高度關注這種武器的進展,希望將其用于DDG 1000驅逐艦。DDG 1000此前的對陸打擊武器被海軍棄用,導致目前服役的艦艇尚未形成完全作戰能力,也未開展相關改裝計劃以用于執行制海任務。
海軍還在推進艦載激光武器發展,預計2021年開始安裝到驅逐艦上進行測試。近期還將開展一些適當的集成性工作,今年計劃將較低功率的激光炫目器安裝上艦,以研究激光武器系統在艦上的效能,并幫助艦員學習使用激光武器。
圖10 HELIOS激光系統設想圖
由于海軍和國防部高度關注高超聲速和定向能武器,工業部門也相應地調整了業務中心。洛馬公司近年來一直自籌經費開展高超聲速武器研制,目前得到了25億美元國防合同。雷聲公司也與聯合技術公司進行了整合,充分利用兩者的技術優勢開發高超聲速武器和高超聲速武器防御系統。